16.09.2025 15:56:11 作者:嵇安奕 董冬旗 浏览数:0
近期,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国家级高水平学科竞赛,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在生命科学、计算机设计、数字艺术、智能机械、嵌入式系统、智能汽车等多个竞赛斩获佳绩。自7月以来,学生在13项国家级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5项,充分展现了我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显著成效。
一、生命科学竞赛: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我校学子表现突出,共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参赛项目覆盖病原机制、检测技术开发、毒理与植物生理、基因筛选等前沿方向,多项成果已申请专利或发表于高水平学术期刊,体现了我校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扎实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能力。
该竞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并被纳入学科竞赛排行榜,旨在推动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数字艺术与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彰显创意
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我校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信息可视化类一等奖作品《千年农耕智慧》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农学成就,以现代设计语言呈现数据内在联系与结构,深刻阐释传统农业智慧的价值。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我校获全国一等奖5项,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在IP设计、动画、文创等赛道展现出优秀的艺术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该赛事是我国数字艺术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权威赛事之一。
三、工程技术类竞赛:实践应用能力突出
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极光智能汽车”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团队自主完成PCB设计与电路板制作,通过优化电源管理与电磁兼容性设计,构建出稳定可靠的硬件平台,体现了出色的工程实践与系统集成能力。
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机电工程学院作品《履带自走式甜椒采摘机》获全国一等奖,实现果蔬采摘自动化,助力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
在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中,智能颅骨牵引系统项目获一等奖。该项目聚焦脊柱侧弯术前牵引中的临床难题,设计出一套具备智能感知与动态调节功能的辅助系统,彰显了医工交叉的创新实力。
四、编程技能竞赛:算法实战表现优异
在2025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编程技能赛中,我校获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参赛学生在高强度算法竞技中,展现出优秀的编程思维、抗压能力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该大赛以推动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宗旨,促进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构建“校-省-国”三级竞赛支持体系,系统推进“基础训练—进阶实践—高水平竞赛”全流程育人机制。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高水平竞赛为牵引,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