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23 12:37:49 浏览数:0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6月26日-27日,创新创业学院在信息楼610举行《创业基础》课程师资培训班。培训班邀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团队担任主讲,来自19个学院近70名专业课教师参加培训。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光炬、教务处副处长柴超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嵇安奕主持,王光炬为蒙志明颁发创新创业导师聘书。
开班仪式上,王光炬在讲话中指出《创业基础》课程的建设,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重要体现。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教育“质量革命”的重要举措。他对培训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本次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以此作为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二是坚持学以致用,真正把培训内容学深悟透,将工作理念、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三是统筹安排好工作和学习,端正学习态度,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交流中来。
此次聘请的创新创业导师蒙志明,为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校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主持教育部创新创业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主持《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出版创新创业专著3部。指导学生创业项目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奖17项,获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
此次培训由蒙志明、廖芳、徐晨帆进行授课,培训主要从创业思维、自我认知、创业人生、设计思维、创业团队、问题探索-项目实训、商业模式、商业计划及路演八个模块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基于效果推理的创业思维、自我认知与创业人生、创业团队与商业模式、融入课程思政的创业课程教学等。授课过程中,加入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和组间分享等环节,让教师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创业过程,并学习了精益画布、BOPPPS体系、微格教学设计等教学方法,推动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创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多形式教学打下基础。
此外,蒙志明还对课程建设及“互联网+”项目培育进行了解析。蒙院长梳理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内容框架,结合教育部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课程思政建设,重点讲解了1+X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他还结合自身丰富的大赛指导经验,讲解了如何从基础教学中挖掘 “互联网+”项目,并从PPT架构和制作要点等具体环节给予意见和指导,为专业教师在选拔大赛团队、培育大赛项目、培养大学生敢闯敢创、善作善为的创新创业精神提供具体指导和有效途径。
培训结束后,参与培训的专业老师感觉此次培训倍受启发、收获满满,踊跃交流并填写了培训总结反馈表。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张琴老师说 “本次《创业基础》师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虽已是第二次参加本课程的培训,但仍然收获很多、感受颇深,让我对课程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训中的教学方法、有效工具和设计理念等完全可以应用于其他课程。在聆听和实践中,最有感触的是,培训传递的理念——师生共创,共创远大于单创、团队更超越个人,因为灵感来源于思想的碰撞、甚至想法的相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芊汝老师说:“培训课堂生动有趣,使我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所学所感传授给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也有利于他们更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培训老师的指导和梳理中,也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零碎感想完全串联、形成方法体系”。
此次培训班加深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内涵的认识,对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培训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创新创业学院将与老师们继续携手打造《创业基础》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道路上,如设计师思考,如创业者行动,带动师生一路同行,共创未来!